日前,“掃橋爺爺”竇珍生前每天都要打掃的右安門外連心橋上插滿了人們寄托哀思的usb鮮花。由社區居民、市志願者聯合會及竇珍工作單位——市電力公司的志願者組建的竇珍志願服務隊接過了老人手中的掃帚,繼續清掃過街橋,開展志願服務。 本報記者 孫戉攝
  本報訊(記者 童曙泉)昨天,首都情趣用品文明辦發出通知,號召廣大市民群眾開展“學竇珍,行善舉,做好人”活動。
  連日來,義務掃橋汽車借款十餘年的“掃橋爺爺”竇珍感動了市民,他的事跡在全市引起強烈反響。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、文明北京新市民李高峰等志願者們紛紛行動起來,積極開展志願服務,向竇珍老人致敬。
  昨天下午,李高峰帶領十幾名志願者,來到朝陽區甘露園朝陽無限社區義務清掃垃圾。寒冬中,志願者們熱情高漲,清掃路面,撿拾垃圾,邊邊角角也不放過。“越是風天,塑料袋等白色垃圾越容易到處飄,也就越需要清掃。”李高峰說,“志願服務室內設計是一種責任、一種感情,就像竇珍老人一樣,只要有需要就上崗,不管天氣好壞。”
  昨天,首都文明辦發出通知,贊揚竇珍老人堅持十餘年義務掃橋的凡人善舉,這種無私奉獻的借錢崇高精神,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傳播了時代正能量,在全社會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。
  通知號召廣大市民群眾要學習竇珍無私奉獻的崇高品德,心系社會,關愛他人,熱心公益,自覺開展志願服務,不求名利,不圖回報;要學習竇珍持之以恆做好事的執著精神,行善舉,做好人,始終不渝,養成習慣,形成自然。廣大市民群眾要把做好人當作生活的信仰,把做好事當成生活的追求,把做好人、做好事、做到底當作生活的動力。
  各區縣、各單位和廣大市民群眾,將以“關愛他人,關愛社會,關愛自然”為主題,廣泛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,並將志願服務日常化、生活化。鼓勵大家以竇珍為榜樣,從自身做起,從身邊做起,從小事做起,就近就便,力所能及,服務他人,奉獻社會。
  同時,全市還將把志願服務與學雷鋒和學習宣傳道德模範活動相結合,通過座談會、報告會、百姓宣講等多種形式,深入學習宣傳竇珍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,在全社會掀起學習宣傳活動熱潮,激發人們的道德自覺,提升人們的道德境界。
  各級組織和全社會還將關心、關愛、關懷身邊好人,為他們解決工作、生活,以及開展志願服務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,為他們做好人、做好事創造良好條件。
  新聞背景
  竇珍義務掃橋11年
  1995年,右安門外翠林小區建成。當時,小區南側有4條鐵道,居民出行非常不便。一些居民為了抄近道,冒險橫穿鐵路,造成多起傷亡事故。
  2000年,市政府牽頭,在鐵道上方修建起了天橋,天橋被居民們稱為“連心橋”。天橋建成後,橋面經常有一些垃圾、痰跡、狗屎。住在翠林三里的竇珍老人看在眼裡,開始義務掃橋,那一年,他76歲。
  120米長的橋面、196級臺階,老人每天早一次、晚一次,義務清掃。竇珍老人的腰不好,就自製加長掃帚。垃圾太多,他就帶著小簸箕上橋。不僅是清掃紙屑,狗屎、痰跡、口香糖、小廣告,他也會清掃。每次掃完橋面,竇珍還要用抹布把橋欄桿擦乾凈。這一掃就是11年。
  今年11月25日,已87歲的竇珍老人從敬老院回來,意外從“連心橋”上跌落,不幸辭世。
  相關新聞
  “連心橋”有望命名“竇珍橋”
  為了懷念“掃橋爺爺”,網友們呼籲以竇珍老人的名字重新命名“連心橋”。
  “爺爺的精神永在,以老人的名字命名這座橋(‘竇珍橋’),有紀念意義,也讓後人時刻能記住爺爺的事跡。”近幾日,這條微博已得到數百名網友的力挺。
  對此,市規劃委員會丰台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,人行過街橋屬於交通設施的範疇,不屬於北京市地名管理辦法中的命名範圍,但如果是為了讓人們銘記老人的先進事跡,號召大家學習,“是特別好的事兒,也可以給它命名。”
  據瞭解,天橋命名需要征求相關部門和產權單位的意見。目前丰台區有關部門和街道辦事處正積極推進此事。  (原標題:“學竇珍,行善舉,做好人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s06asppk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